赌石其实也是很有历史的,历史上为赌石牺牲性命的还不在少数。
在辽西华隆翠玉珠宝公司珍宝馆里陈列着一块几十公斤重的和田玉籽料,这样块头的和田玉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十分少见,籽料外面包裹着一层红红的皮,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籽料中的铁元素经积年冲蚀氧化形成的。
拍着这块籽料光滑的红皮,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辽西华隆翠玉珠宝公司董事长牛世昌有感而发:“你知道吗?好玉都带血呀! ”
很多人都看过由莱昂纳多主演的大片《血钻》,影片反映了在非洲因为掠夺钻石资源而发生的流血战争。高档玉料在其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从荒山野岭里走出来,同样要面对各种贪婪。
牛世昌说:“和田玉可能会遇到他杀案件,因为和田玉藏不住,明眼人一看就能对其价格判断出个八九成。 ”
相对而言,翡翠原石要深藏不露得多,一块赌石皮相再好,如果没有切开来看,任谁也无法判断出个所以然来。所以牛世昌说:“翡翠往往伴随着自杀事件,孤注一掷买了块赌石,切开一看,垮掉了,受不了,活不下去自杀了。 ”
据清代檀萃所著的 《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 ”这就是现今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两千年前的楚人卞和为把自己发现的一块玉璞进献给楚王先后失去两条腿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这个故事本身就告诉我们凭借石料外皮判断玉石品质的艰难和所蕴含的凶险。
珠宝界有一句行话:赌石如赌命。赌赢了,十倍百倍地赚,一夜之间成富翁;赌垮了,一切都输尽赔光。与赌石交易相比,股票、地产等冒险交易均属温情而相形见绌。
据说过去玉石商人在缅甸选定赌石后,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到附近烧香祷告。如果切开的赌石内有许多水灵剔透的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可能倾家荡产。
牛世昌在缅甸采购赌石的时候亲眼看到过两个玉石商人当场晕倒,但是结局却大相径庭。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台湾商人出资2000万元购买了一块赌石,并决定现场切开,切开之后,赌石里面全是玻璃种翡翠,围观的商人一个跟一个地叫价收购,最后另外一位台湾商人出资2亿元将玉料买走,听到这个数目,买赌石的商人腿一软倒在了现场,是乐晕的。
另一次,购买赌石的商人出资是6000万元,当时围观的人很多,都对这一赌石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切开一看,现场一片“垮了”的叹息声,玉料后来被一家博物馆叫价3万元买了去,那位买赌石的商人听到这一数字当场晕倒,后来命运如何不得而知。
因此,外人也称赌石为“疯子”生意:“疯子买、疯子卖、另一个疯子在等待。 ”
据缅甸的英国殖民者当年记载:“每个季节,一般有20支到30支中国马帮队来到这里,只有很少人可以返回。Amarapura(缅甸某地)建起的中国寺庙内,在一张长长的死者名单上,记载了大约6000多名死在缅甸的中国商人的名字。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为了寻找宝石而丧命的。这个石碑上面记载的仅仅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商人名字,如果算上那些默默死去的小商人、采矿工和冒险家,名单将更长……”
赌石就在一刀,希望你慎重选择。